为深入践行关于卫生、科技、文化“三下乡”的号召,传承红色基因,延安大学赴陕西省渭南市“晨露”三下乡第六支队,开启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。队员们怀揣热忱、背负责任,以党建为引领,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。

知润童梦,艺动齐彰
为加强对少年儿童群体的关爱,助力留守儿童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队员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队员们秉持“寓教于乐”的理念,结合各自专长设计了美术手工、心理健康、文明宣讲等趣味素养课程。

实践团队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。趣味运动会的赛场上,小朋友们活力四射,在团队赛上共同合作,在个人赛上奋勇争先;文艺汇演的舞台上,小朋友们载歌载舞,在全体合唱中心随歌咏,在舞蹈表演中身姿灵动。
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”志愿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,不仅使小朋友们涵养品德,拓宽视野,也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播撒下爱与担当的种子。

调研走访,寻根铸魂
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展开以基层治理、农村产业、乡村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研。跟随农户的脚步,调研团队来到田地里,看着长势喜人的猕猴桃、饱满圆润的桃子、整齐有序的大棚,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发展、农业进步的步伐。

为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、精准把握乡村发展现状,实践团队走进农家院落,围绕家庭实际情况、农药购销渠道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展开走访。

此外,为提升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,追寻红色足迹,赓续红色血脉,实践团队来到了渭华起义纪念馆。跟随讲解员的脚步,队员们驻足于每一件展品前,悉心端详;肃立在起义纪念广场,静静瞻仰。通过参观,队员们不仅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而感动,更将在这份精神的鼓舞下砥砺前行。

“萤火虽微,愿为其芒。”从爱心助童的志愿担当,到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;从农家院落的促膝长谈,到红色教育基地的深情瞻仰。队员们以党建为指引,用爱心播撒红色火种,用走访厚植为民情怀,用调研践行实干担当,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在阡陌间闪耀,号召更多青年志愿者融入社会,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壮美篇章,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