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观察 青春陕西 小巷数据 文化 生活 大学圈 结婚易 科学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文稿
魅力西咸
 
 
西安培华学院青影筑梦社会实践队探寻陶瓷非遗之美
来源:陕西青年榜样网  作者: 西安培华学院 时间:2025-07-27 阅读: 89839
非遗是活的传承,需要青春力量去触摸、去传递。

  原标题:青春映瓷韵,筑梦李家坊 | 西安培华学院青影筑梦社会实践队探寻陶瓷非遗之美

  古色古香的 “李家瓷坊” 门前,西安培华学院青影筑梦社会实践队的旗帜随风轻扬。2025 年7月9日,这支青春队伍踏入这座传承陶瓷技艺的工坊,开启一场与泥土、火焰、匠心对话的非遗探索之旅。

  一、初遇瓷坊:聆听千年窑火传承

  刚迈进李家瓷坊,队员们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。古朴的建筑里,陈列架上青瓷、彩瓷错落有致,造型或古朴典雅,或灵动精巧。李家瓷坊第十代传承人李钟楼笑着迎上来,手中捧着一件青瓷瓶,开始讲述陶瓷故事。从选料时对高岭土细腻度的挑剔,到拉坯时手腕与陶轮默契配合,再到施釉、烧制环节对温度与火候的精准把控,李钟楼的话语,让 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 不再只是传说,而是匠人们代代坚守的技艺密码 。队员们围在旁,用相机记录瓷器细节,也将这份对传统的敬意,定格在镜头里。

  二、镜头追光:定格匠心制作瞬间

  实践队扛起相机,聚焦陶瓷制作的每个珍贵时刻。拉坯车间,陶泥在师傅手中旋转、塑形,原本松散的泥团,渐渐蜕变成瓶、碗的雏形,队员们用长焦捕捉师傅指尖微妙的力道变化;施釉工序中,釉料在毛刷与瓷坯的触碰间流淌,晕染出独特纹理,低角度拍摄让这层 “瓷衣” 的细腻尽显;装窑场景里,火光映着师傅专注的脸,相机定格下他将瓷坯轻放入窑的画面,那眼神里,藏着对窑火的敬畏与期待。这些照片,是陶瓷技艺的 “动态档案”,让非遗之美,能被更多人看见。

  三、亲手试炼:触摸泥土里的传承温度

  “来,试试把这团泥变成想要的模样!” 李钟楼的鼓励,让队员们纷纷上手。拉坯时,陶泥总 “调皮” 地变形、坍塌,修坯时稍不留意就刮坏瓷面,施釉也常因手法不均留下痕迹。可没人气馁,反复尝试中,渐渐摸到门道。队员小王终于拉出歪扭却独特的小碗,笑着说:“原来每道工序都藏着大学问,这不是简单的手工,是传承在掌心的温度。” 当自己的作品入窑,大家既紧张又期待,盼着火焰能赋予泥土新的生命。

  从聆听瓷艺传承,到用镜头留存匠心,再到亲手揉捏泥土,青影筑梦队在李家瓷坊的实践,让陶瓷非遗不再遥远。那些照片里的细节、指尖残留的泥痕,都诉说着:非遗是活的传承,需要青春力量去触摸、去传递。离开时,队员们带走的不仅是对陶瓷技艺的认知,更是要成为非遗 “火种” 传播者的决心 —— 让千年窑火,在当代继续照亮文化传承的路。

版权声明:
*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,可能受版权保护。
*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,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,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。
* 因此,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,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。
*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,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。
*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,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。
*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的注明。
*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*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,本站不负任何责任。
 
 
 
金牌栏目推荐  
提供给学校和家庭,
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。
谈治校之道,
论教育改革。
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,
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。
 
 
 
关于我们  |  内容合作  |  商务合作  |  合作媒体矩阵  |  联系方式
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
陕ICP备15011396号-4
Copyright © 2010-2025 www.iyouth.com.cn 陕西青年榜样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