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观察 三秦青年 经济 文化 生活 科教 婚嫁 体育 商贸 安全 律师 创业 青联
魅力西咸
 
 
160年太和医室:姚氏一生一件事 一事六代永相传
来源:陕西青年网  作者:李连源 时间:2020-11-23 阅读: 6697
现在的太和医室已经成立了全市首个中医药文化类博物馆——西安市太和医室博物馆,并由肖云儒先生题写馆名。她不仅是西安市首批“老字号”,还是陕西省、西安市、碑林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……

太和医室第二代传人有三:占铭,深谙岐黄,尤善针灸,著有《针灸医案》;占富,长于内科大方脉;占贵,终生重拾中药炮制,身怀丸、散、膏、丹绝技,为人厚道可风。

太和医室第三代传人姚兴华,又名姚兴,字立业。自幼聪颖,私塾6年之后随父习医。其曾祖父对其格外疼爱器重,悉心指教,倾囊而授,使其初出茅庐,即显超凡脱俗之才,屡屡治愈难顽,挽拯垂危病人,名噪乡里。民国地方政府赠匾“青囊国手”。

抗战胜利后,姚兴华行医于郑州、安阳之间,因战乱频仍,中原始难静遂,便于1947年辗转来到西安。初来乍到,定居于古城东北隅第四区(今新城区东七路东段)。从这年起,姚氏一族陆续从老家武安迁到西安,开始了振兴太和医室,重续辉煌之旅。当年,此地多为河南黄泛区难民,贫病交加。姚兴华牢记祖训,相约同道,联袂创立“施诊所”,自任主任,拯救疾患。规定每月之中,有几天免费为苦难者治病施药,并为饥馑者提供饭食,广受街坊赞誉。

▲双人府联合诊所合影,前排中为姚兴华

西安解放后,姚兴华加入了街道办的联合诊所——西安市双仁府联合诊所,1958年扩大为联合医院,并担任院长。旋受市政府之聘,出任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(糖坊街)中医科主任。由于其善治疑难病症,奇效迭出,颇受同道尊崇。1959年,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聘其为特约研究员,并承担特诊,专为高级干部治病。六十年代初,呕心沥血撰写出《太和秘录》,因时运不济,动乱又起,先生作古,终未刊行,留下终生遗憾。

▲姚兴华(1899-1967)右,左为弟子王益敏

姚氏第四代传人兄弟6人,人才辈出:树森、树棠、树锦、树铮、树绵、树锋。老大树森,幼承家教,业就悬壶,解放初在解放路振兴裕药店坐堂,并加入西安市中医师公会。五十年代返回原籍,执业于武安中医医院,后经营太和诊所,为当地百姓除疾,成为武安著名老中医。

老二树棠,先工药而后易医,谙熟药性,擅炮制之术。先后在西安广泰堂(解放路民生大楼对面)、太和堂(竹笆市)等中药店坐堂行医。五十年代随父加入双人府联合诊所。1959年受聘于西安红十字会医院任中医科主任,直至退休开设“太和诊所”为百姓服务。树棠为太和医室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留下大量历史资料,为后世太和医室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▲姚树棠(中)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教授弟子

老三树锦,中学时涉足医林,后考入大学中文系。1958年业医于西安市第二医院中医科,其间在陕西省中医学院(师资班)进修。其受先父熏陶20余载,协助整理学术经验及医案十余万字,深得真传。他将姚氏太和医室中医的学术传承推向历史高点,他是陕西省第一批“陕西省名老中医”;迄今为止,其为陕西省唯一一位带教五批传承弟子的指导老师,同时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“博士生导师”。他不但为后代留下了3万余份珍贵的病例,还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学术及著作以视频形式传承于后世。

老四树铮,1964年毕业于西安师范,就职于新城区坤中巷小学兼职校医,获小学高级美术教师和中医针灸医师双重职称。中共党员,民盟坤中巷小学支部主委,新城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理事,西安市学校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。退休后发挥余热,在尚爱路树锦医馆坐堂,用中西医辨证施治方法,为疾患解除病痛,留下丰厚口碑。

老五树绵,民盟成员,医科大学毕业,从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。曾任西安市35中学校医、市教委体卫处卫生专干、新城区教育局卫生专干、新城区教育局卫生保健所所长、新城区教育系统红十字会副会长、西安学校卫生研究会副会长、《中国校医》杂志社西安通讯站站长之职。1986年以后,国家提倡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,姚树绵创立“中小学卫生保健所”受到国家计生委的表彰与奖励,并引起国际计生联的关注。后被遴选为新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及新城区政协副主席。

老六树锋,毕业于陕西省中医学院,于1984年在新城区东七路开设太和医室,主治肝、胆、胃病,使“太和精神”得以延续。他长年服务于周边百姓,得到百姓的赞誉。他悉心钻研《太和医室秘录》,90年代,他所研制的“太和玉容散”、“龙凤强阳褥”和“胃灵丹”,通过专家鉴定,广受患者欢迎。其中“龙凤强阳褥”获得大连博览会金奖,“太和玉容散”也远销东南亚地区,曾被推选为新城区人大代表和新城区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。

▲太和医室已故第四代传人

▲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及弟子(无宋培林图片)

姚兴华(第三代传人)晚年破例选收了两名关门(异姓)弟子,亦为太和医室第四代传人。其一是王凤楼,高中毕节后师从姚老先生。黎明起床背诵经典,白天跟班抄方侍医、整理医案,晚间灯下聆听教诲。越流年,笔录师长验方十余本,深得其传,现在已成为陕西民间著名老中医,患者一号难求。其二是宋培林,高中毕业即投师门,好学不倦,善于钻研,师古而不泥于古。学徒期间笔记万言,颇受赏识。前者受多家医院盛邀,学术论文不断;后者,理论与实际结合,撰成《姚兴华医话》学术专著,经中医学院深造,成为一代名医。

太和医室的第五代传承人们,受大时代影响,或研读医学典籍,或已慈壶各地,但多数以医为业,以治平、燕萍、安萍、永平为代表,给后世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同时,第五代的传承弟子众多,以何泰来、封树治、王维英带领的传承团队为第五代传承增添了弥补性的力量。

第六代传人有姚蕤、姚舜、杨振宇,传承弟子有:宋小玲、端木祥飞及西安市中医院传承团队。其中姚蕤作为第六代最长者也是领头人,志在壮大第六代传承队伍,将太和医室发扬光大,在他近二十年的努力下,带领着传承团队,将太和医室在新时期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在国家富强、人民康泰的大背景下,中医药事业遇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,这也使太和医室能够广为世人接纳,名声鹊起,他的推动者便是开篇在俄罗斯索契演讲的姚蕤。

姚蕤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里,做事中规中矩,从不越线。他从小跟着祖父祖母长大,想吃点心罐头时,祖母就让背汤头歌决,只要背过了点心罐头有的吃,否则是要费一番周折的。姚蕤小时候伴着中药香长大,每天有上门求医的病者,令家中总是不得安宁,虽耳濡目染,但对中医并无兴趣,高中毕业后考入军校。7年军旅生涯,锻炼了体魄,开阔了视野,直到2003年回到地方,一面自己创业,一面在诊室帮祖父整理医案,祖父的教诲萦绕耳边,加之解除病痛后患者对祖父的尊重,才对中医逐渐有了兴趣。

2007年,祖父姚树棠无疾而终,享年86岁。祖父生前对姚蕤行医有一定期望,认为他天资聪慧,能够担起振兴太和医室之责任,因此已暗中给他留存了大量一手资料。祖父过世没几天,父亲对他说:“姚蕤,你爷爷对你寄予厚望,他所留遗物我们都交给你,希望对你有用。”姚蕤默默地来到南稍门祖父曾经的诊室,一件一件地收拾老人家的遗物,当他看到资料上的亲笔留言“请蕤蕤妥善保存!”、“请蕤蕤保护好资料,以流传后世”……他再也止不住自己的眼泪,放声痛哭起来。

他想起平时整理病历、处方,祖父打趣“我要给你开工资”时,玩笑到:“你能给我开多少,还不如我多跑一个单子呢。”祖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他的心里,因此他想到了祖父留给他资料的深意:太和医室需要有人传承。

▲姚蕤与三祖父姚树锦在一起

冷静思考后,他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,于是第二天便去找三祖父姚树锦,开门见山地说:“三爷,我要跟你学医!”三爷将信将疑,他便将自己整理爷爷遗物后的感想和盘托出,得到三爷的鼎力支持。随即,姚蕤便开始跟着三祖父姚树锦在树锦国医馆侍医问诊。这一坐就是十二年,不仅学到系统的中医医理,掌握了望闻问切的核心,帮助医馆实现办公自动化,还进修了MBA,用现代化手段助推医馆业务提升。尤其是协助姚老爷子走出医馆,在国内医界、学术、社会等多方面得到认可……提起那段时间和三祖父相处,姚蕤陷入幸福而感动地回忆:“那十二年是我医术突飞猛进的阶段,三爷曾经对我说:‘蕤蕤,我本已想刀枪入库、马放南山,颐享天年了,你的出现让我重新燃起了斗志,太和医室的传承你要承担重任啊!’”

为了自主发展,拓展更大发展空间,姚蕤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太和医室,同时应用祖父辈传下的方剂,开发了天顺玉液药酒、益气润肺茶,及脏腑辨证诊治图等系列文创产品,还在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开设了西安市太和医室博物馆,同在西安多处坐堂问诊,受到病患广泛赞誉,年轻轻被人誉为“年轻的名老中医”。

▲太和医室第五代弟子王维英给第六代传人、弟子讲授

在与姚蕤的交谈中,不时有朋友或患者打来电话,询问有关疑难杂症的治疗,因此也让我对他的诊治案例来了兴致。“我遇到过数例‘疑难杂病’,通过诊治都得到了好的疗效”问题提出,姚蕤直来直去。那是一位中年妇女,平时举手时打嗝、抬腿打嗝、拧脖子打嗝,各种症状集于一身,在各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,花了数万元检查费用,一直无果,最后去心理科就诊,被诊断为“神经官能症”。在无法治疗的情况下,被大家误认为是在“演戏”。老妇人经人介绍来太和医室就诊时满面痛苦,打嗝声不绝于耳。望闻问切之后,姚蕤一时无从下手,他思来想去想起了三祖父姚树锦曾经给他讲过,“有些气机之疾要从调节情绪上入手,同时加以化瘀理气之药便有好的收效,中医大夫治病医术(技术)是基础,而艺术则是异于他人诊治能力的体现。”随后,他先是给这位妇人进行开导,告诉她引起此病的病因,是因为她情绪不畅所致,需要配合医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;二是以理气药物为主,化瘀为辅,七付药后便会有良好收效。在说到动情时,老妇人哽咽着说出了心中郁闷,听来都是家之琐事,苦于没有倾诉对象,压抑日久,气郁成疾。在姚蕤的逐步引导下,对其进行了心理及病理上的建议与治疗,耐心听了她的倾诉,临走时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和由衷地感激。

▲相关领导视察太和医室

一周后来复诊,打嗝病症大幅好转,食不适时偶有此症,效不更方,再服七付,彻底治愈。随后服药月余,调理其它不适之症,至今回访未反复。病愈之后,老妇人心情愉悦,道谢连连,每年秋季总差其子送上自种猕猴桃以表谢意。医室伙伴也会定期回访,嘘寒问暖,视为亲人。

此病案后,姚蕤在医室开会总结到:“此病症仅从病理角度很难治愈,辨证施治是关键,加上心理辅导,是一整套系统方案。充分说明中医传承的重要性。传承的是什么?绝不只是祖上的医术和那些秘方,而是传下的行医之法,行医之德。世代传承的精髓大概就在于此吧!”

听君一席言,胜读十年书。姚蕤将姚家故事、太和精神讲的丝丝入扣,出神入化,滔滔不绝,我想这不仅是故事,而是一种传承。正是因为姚氏一族嫡亲传承,才让太和医室纯正而生生不息;正是因为太和医室心系拯救病家,才有这桃李满天下的薪火相传。

现在的太和医室已经成立了全市首个中医药文化类博物馆——西安市太和医室博物馆,并由肖云儒先生题写馆名。她不仅是西安市首批“老字号”,还是陕西省、西安市、碑林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又被省文化与旅游厅评定为西安市唯一一个“省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”,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“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”及“陕西省中医药文化教育宣传基地”。姚蕤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,他还担任九三学社西安市委委员、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,长安中医学派秘书长等职。不惑之年的姚蕤整天为太和医室的传承事业,为祖国的中医药文化事业奔波、献言,但每每见面都是精气十足,这或许就是中医的力量,榜样的力量。 

——完——

感谢太和医室第六代传承人姚蕤接受访谈,提供资料;

本文参照姚树绵《姚氏“太和医室”及传人》,在此致谢!

▲姚树锦与其部分弟子合影

版权声明:
* 本站所提供的资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,可能受版权保护。
* 虽然您可以找到这些图像,但除了可以在网页上查看或下载之外,我们并未授权您将这些图像用于其它任何用途。
* 因此,如果您需要使用本站所提供的图像,我们建议您先与原作者联系并征求同意。
* 本站所有的资源均为免费自由下载,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和交流。
* 由于收集过程中几经转载,所以很多作品的原作者不详。
* 如果本站的资源使用了您的作品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的注明。
* 如果您不愿在本站展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* 由于将本站资源用于商业用途而引起的纠纷,本站不负任何责任。
 
 
 
金牌栏目推荐  
提供给学校和家庭,
专业可信赖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。
谈治校之道,
论教育改革。
致力与准新人建立沟通平台,
及提供最全面的结婚信息。
 
 
 
寻求报道
联系我们
公众号

扫一扫
及时获取新闻资讯

新闻热线
134-8810-4732

返回顶部
关于我们  |  内容合作  |  商务合作  |  合作媒体矩阵  |  联系方式
陕公安备案号61010402000088
陕ICP备15011396号-4
Copyright © 2010-2024 www.iyouth.com.cn 陕西青年网 All Rights Reserved